新质赋能,共创“煤”好!开诚智能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采矿展
10月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幕。本届展会以“新质赋能、智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规模高达15万平方米,堪称年度行业盛会。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应邀参展,携作业类、安控类机器人,智能化管控系统及智能装备近20款创新成果集中亮相,迅速成为展会焦点。
作业类机器人:功能出新亮点纷呈

在矿山机器人展示区,多款“黑科技”装备引发围观热潮。身形硬朗的喷浆机器人脱颖而出,机器人可对施工巷道三维建模,自主规划行走与喷射路径,实现无人化作业。该机器人已在陕西能源某煤矿投运,实现了混凝土喷层厚度控制至120mm设计标准,整体回弹率控制在20%以内,喷浆成型质量相比人工得到显著提升,赢得用户认可。

现场以模型形式展示了辅助安装机器人和皮带异物分拣机器人。辅助安装机器人可实现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管路进行识别、抓举、移动等过程作业。适配4m/s皮带的分拣机器人,可智能识别异物,机械手抓取、分拣重量达20kg;同时我们还针对用户需求开发了一款适配0.3m/s低速皮带的多功能异物分拣机器人,新增电磁铁吸铁器、液压拨手,分拣重量提升至100kg,还可自动分配任务,目前已在济宁能源落地使用。

辅助运输机器人凭借较强的实用功能吸引了众多关注。机器人可辅助工人运输原料、设备等各类物品,并具有封闭受限空间的人员跟随和边侧自主避障能力,可有效降低运输作业困难,减轻井下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安控类机器人:巡检救援应用广泛

展台前沿,身披“金甲”的矿用巡检侦测机器人格外醒目。它采用Mesh自组网技术,通过自动抛投基站扩大通讯距离。今年6月,该款机器人在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应急使命·2025”演习中表现亮眼——面对煤矿断网、断电突发情况,机器人快速搭建井下通信基站,实现井上井下音视频通畅传输,为高效救援保驾护航。

矿用轮式巡检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水泵房、变电所、井下巷道等,可代替巡检工人实时采集现场的图像、声音、红外热像及温度数据、烟雾、多种气体浓度等参数,有效提升矿山安全管理及智能化水平。

此外,现场动态展示了防爆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本安型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等多类型巡检机器人。新型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视觉传感器矩阵,以紧凑机身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分析与异常诊断,依托轻量化吊挂系统与自主路径规划算法,在复杂工况下完成无人巡检,远程AI平台通过机器学习自主诊断设备隐患,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工业园区等场景。
智能化系统:深度融合综合管控

矿山智能化展示区,多款智能化系统融合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构建起矿山智慧运行的“神经网络”。智能井筒监测系统融合深度学习与无线通讯技术,依托管道检测摄像仪、全景拼接摄像仪等多元感知设备,搭配智能分析处理站,实现井筒智能监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基于井下工业以太环网搭建,可实时显示人员当前及历史位置,兼具无线通信、矿工行为分析功能,助力矿山安全动态管理与应急救援定位。

煤矿AI视频识别分析系统使地面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井下状况,不仅直观展现并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细节,还借助智能监控分析技术,迅速识别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此外,排水监控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慧矿山数字孪生可视化综合管控平台等系统,为矿山智能化升级提供多场景技术支撑。
矿山应急装备:节能增效守护安全

矿用局扇风机不间断瓦斯排放系统集成储能、充电与变频控制技术,在煤矿突发停电时保障风机持续运行,筑牢矿井通风安全防线。该系统主要用于矿山井下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进风巷及采区进风巷等关键区域。

固定式储能应急电源系统是将锂电池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监控系统、变压器、变流器、高压出线柜集中装配在标准集装箱体内。当矿井双回路停电时,固定式储能应急电源系统可作为备用电源快速投入使用,保障矿井通风、提升机等重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借助行业盛会,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充分展示了产品创新成果和企业技术实力,并与众多专家、用户深度交流,加强供需合作,洞察产业未来。面向矿山智能化转型浪潮,公司将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突破为核心,在“新质赋能”的道路上持续深耕,携手用户伙伴共创“煤”好未来!